豆豆小说网 > 其他类型 > 大宋财经周刊 > 第156章 在野党永远正确

第156章 在野党永远正确(1 / 1)

大宋二十三路,三百三十一州府,一千二百三十县。

东西三千里,南北六千里,虽无汉唐之广大,却也人口繁多,远超前朝。治理起来,非是简单一个政令,几百得力官员就能于好的事情。

韩琦联合王安石,就是看中了他背后的势力。

韩家扎根河北,影响力也能渗透京东路和河东路,加之江南四路,这就有了四分之一地方做基本盘。

北地大豪,加江南士绅,再加数十万禁军。

这组合,简直比当年太宗接掌大位还强势,天下还有什么事儿推不成?

到了王安石府上,王安礼出来接待。

自从与吕惠卿裂穴,老王就开始不相信外人,所以特意把弟弟叫来了身边,统领所有幕僚,给他当影子。

与韩琦的勾兑,就是他一直负责。

韩琦是来求教的,离京三年,他只关注了一些重大人事变动还有朝廷动向。

如今刚进京,就被富弼坑了一个灰头土脸,他必须找个战友同步一下信息,免得再次陷入被动。

尤其是对这个苏轼,那不就是个写词儿的措大么,怎么如今居然成了欧阳修的继承人。

书房里,俩人围炉煮茶,手谈围棋。

之前的条件,新党要吏部和礼部,要推自己人通过贡举和官学上台,匹配自己的经济地位。

而答应韩琦的,是帮他变法理财,筹集经费,将朝廷顺利的运转下去。

意向有了,还欠缺具体的条款,于是二人就着棋盘切磋了起来。

此时,王安石已经到了待漏院,正准备去枢密院坐班。

从政事堂调到枢密院,对他没啥影响,反正最后都是推动手头的项目,用东府还是西府的名义都无所谓。

坐着闭目养神,省着同僚过来闲谈,他这个人不习惯社交,多少有点内向。

耳边传来细碎的交谈声,两个官员在那儿讨论债券涨跌,不禁让他皱起了眉头。

不象话,太不象话了,作为大宋百姓的衣食父母,不研究怎么提高执政能力,整天研究赚钱,这象话么?

债券、运河、人工、韩琦、发财

这些要素串在一个谈话里,王安石也不得不关心了起来。

“今日下值丽春院我请,幸亏你提醒,否则这二百贯就赚不到了

“看最新一期财经周刊,接下来还得涨,至少要回到发行价。李财神确实是财神,这死局居然被他盘活了!”

财经周刊,到了枢密院之后,他立即让堂吏找了一份过来。

本期第一篇文章,两版的篇幅,详细的介绍了新汴京项目的进展情况。包括遭遇了哪些困难,如何解决;创制了什么新的工具或者技术,衍生了多少收益。

重点指出,作为官家亲自领导的国字号工程,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,前途必然是光明的。

敷衍潦草,不过是官面文章,估计是为了安抚购买债券群体的舆论性说辞。

继续向后翻,很快他就看到了一篇重磅内容:《天一阁访谈录》。

这是一篇对官家新设机构天一阁成员的采访,主要对象是与官家最为亲近的苏辙、李长安、司马康、折克行等人。

首先,大家阐明了天一阁的地位和意图。

天一阁就是官家要突破传统的科举制度,另开途径,选拔青年才俊,培养治国能臣的机构。

入选者称天一阁学士,大家可以借阅所有皇家藏书,调阅京中各部文档,专门研究治国治政的务实操作。

其次,这几个人分别介绍了现在天一阁正在研究的几个课题。

比如官家最关心的财政问题、大宋军制问题、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等。

最后,众人一致宣称,官家执政最大的方向就是解决“民生问题”。

官家赵顼希望在未来能够实现,耕者有其田,居者有其屋,幼有所养,老有所依的理想生活,再造大宋盛世。

施政纲领也很简单,叫做“解开,卸下,搞活”。

逐步取谛一些不合理的限制性政策,让大家发挥所能,用自己的才华和创意去创造新的商业模式。

裁军、简政、和谈替代战争,让更多的资本流入到经济和民生领域,带动经济发展。

打破地域壁垒,降低交易成本,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,创建国内统一大市场。

老王捏着鼻子看完,不由得心生恶感。

全然都是屁话,一堆无比正确的屁话!方向是对的,具体的办法在哪里,时间期限在哪里?

把好听话说了,谁去执行,标准是什么,怎么验收?

一帮小年轻,张嘴闭嘴全是理论,可是具体政策呢?

他全然忘了,自己在富弼执政时期,是怎么给仁宗和英宗上书的,又是如何点评江山,彰痞人物的。

彼其娘之,站着说话不腰疼啊。

这帮大嘴巴吹牛不要紧,自己这边可就坐蜡了。要是明着说自己是太皇太后的人,无异于否定自己的合法性,自大宋百姓心里制造分裂。

可是要不明言反对,那百姓和底层官吏就会拿这个来对照自己一方的政策。

不把民生搞好了,那就是没认真执行陛下的思想方针和正确路线。

彼其娘之,哪个混蛋冒的坏水儿,这不是把新任班子往死里坑么?

他今天要去见文彦博,等了半天韩琦还不来,只能自己一个人硬着头皮先去。

之前俩人关系不错,现在跟韩琦合作倒了老文头的后路,王安石心里还有点不安,特意提了一点家乡的特产。

来到文彦博的书房,文吏拍了拍门,扒着门缝向内看了一眼,摇了摇头。

王安石凑到门前,侧耳一听,里面居然在打呼。

“,王相公,让枢相多睡一会吧。半年多来,枢相常说头痛,整夜无眠,这番还是第一次见他白日瞌睡”

任王安石再铁石心肠,此时也不免心生愧疚。

哎呀,怎么说也搭档一场,两人齐心协力推动军事变革。居然自己做了小人,实在是太不君子了。

“枢相已有隐退之意,之前写了封信,我去给你拿!”

文吏回到座位,拿出一个匣子,找出一封厚厚的信件,递给王安石。

“这是枢相半年来所定下的改制之策,可惜身边乏人,找不到可以推动执行的帮手。

这回就拜托王相公了,大宋百年积弊,积重难返,不改则亡。小吏文子羽,替枢相拜托安石公了。”

王安石拿着沉甸甸的书信,艰难的转身,回到了自己的值房。

彼其娘之,被这老家伙坑了啊!

什么半年来头一回瞌睡,分明就是装睡。这信里写的肯定都是激进的改革政策,谁来执行谁挨骂那种。

不用说,不管自己接不接受,过几天的邸报上,一定会漏出消息,说二人完成了交接。

以后,干好了是文相公的遗泽;干糟了,那就是他王安石无能。

人说朝廷做官一步一个坎,他怎么感觉,一步一个坑呢!

最新小说: 无上丹尊 吞噬星空,你给我来个低武系统? 四合院:死士系统,专克易忠海 开局C罗模版,梅西求我入巴萨 挽大明天倾:从驿卒开始 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 我继承了大佬的御兽图鉴 从抽取词条开始称霸世界 南诏残魂 镇北世子:嘲笑我无能?我反手娶公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