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天渊城星塔后,陆沉并未因修为暴涨而急于求成,反而愈发沉静下来。他深知化神巅峰与炼虚期之间,看似只有一步之遥,实则是仙凡之隔,是修行路上至关重要的一道天堑。无数惊才绝艳之辈终其一生卡在此境,不得寸进。
他在星塔内层的专属洞府中闭关,洞府内星辰元气浓郁得化为雾气,四尊星骸守卫如同最忠诚的雕塑,镇守在洞府四方,它们自行吸纳着星辰元气,弥补着之前在遗迹中的消耗,身上黯淡的星辉也渐渐重新明亮起来。
陆沉首先做的,是彻底巩固化神巅峰的修为。星源灌体带来的力量庞大而精纯,但终究是外来的馈赠,需要时间彻底化为己用,与自身法力、神魂、肉身完美融合。他运转《万源归流诀》,如同最精密的磨盘,一遍又一遍地淬炼着丹田内那浩瀚如海的星辰法力,使其越发凝练、纯粹,如臂指使。
同时,他大部分的心神,都沉浸在了对“炼虚”之境的感悟上。
炼虚,何为虚?
并非虚无,而是“虚怀若谷”,是“神与物游”,是神魂与法力开始初步摆脱肉身的绝对束缚,能够更加深入地感知、引动、甚至初步操控天地间的法则之力!这是一个生命层次的跃迁,是对“道”的理解从“运用”迈向“融入”的关键一步。
在星塔开放的炼虚期前辈感悟笔记中,陆沉看到了诸多描述:
“炼虚者,神游太虚,念动法则。”
“元婴化神,神融天地,方能窥得法则之影。”
“需以神魂为引,法力为桥,于冥冥中捕捉契合自身之道的那一丝法则脉络,初步将其烙印于元婴乃至神魂本源之中……”
笔记中强调,冲击炼虚,除了需要海量的能量积累(法力达到化神巅峰是基础),更需要极高的悟性与机缘,去捕捉、理解、契合那虚无缥缈的法则。而每个人的道不同,所契合的法则也不同,无人能够直接传授,只能靠自身去体悟。
陆沉的道,内核在于“星辰”,在于“万源归流”。他所要感悟的,自然是星辰法则,以及那更深层次的,可能涉及“源”与“流变”的法则。
他盘膝而坐,心神沉入识海。识海中,那由《凝星锻神诀》淬炼出的、远比同阶强大凝实的神识之力,如同无形的触手,缓缓向外蔓延,尝试着去触碰、去感知弥漫在天地间,那无处不在,却又难以捉摸的星辰之力背后的“理”与“序”。
他看到了星辰的运转,感受到了引力的交织,能量的潮汐……但这些都只是表象,是法则力量作用下的结果,而非法则本身。
这个过程枯燥而艰难,如同盲人摸象,进展缓慢。
这一日,陆沉正在日常感悟中,忽然心念一动,想到了那四尊星骸守卫。它们能够如此精准地引动、操控星辰之力进行攻击与防御,其内核禁制中,必然蕴含着对星辰法则某种程度的运用和理解!
他立刻将神识探入星辰殿(星枢)内,仔细“观察”着被收纳入内温养的守卫一号。他不敢直接触动其最内核的禁制(那可能与控制权相关),而是小心翼翼地感知着其能量流转时,自然而然散发出的那些细微的法则韵律。
同时,他也取出了那枚得自星宫之灵的令牌。令牌非金非玉,触手温凉,上面的星辰宫阙图案似乎蕴含着某种奇特的意境。当他将神识沉浸其中时,仿佛能听到遥远的、来自星空的低语,看到一片浩瀚星海的生灭景象,虽然模糊,却让他对“星辰”的宏大与永恒,有了更直观的感受。
这两种外物的辅助,如同在他感悟的道路上点亮了两盏微弱的引路灯,虽然无法直接指明方向,却让他不再是完全的黑暗摸索。
时间在闭关中悄然流逝。
这一夜,陆沉没有刻意去感悟,而是放松心神,任由神识徜徉在《小周天星辰阵图》的推演之中。当他以神念引动洞府内仿真的周天星辰,按照阵图轨迹运行时,一种玄之又玄的感觉涌上心头。
他仿佛不再是一个操控者,而是变成了星辰运转的一部分,是那引力的一分子,是那能量潮汐中的一滴水。他的元婴在丹田中不由自主地散发出朦胧的星辉,与外界仿真的星辰产生了某种深层次的共鸣。
就在这物我两忘的共鸣达到顶峰时——
嗡!
陆沉浑身剧震!
他“看”到了!不再是星辰的光和力,而是在那光芒与力量之下,支撑其存在与运行的、一条条如同经纬线般交织的、无比复杂却又蕴含着至简道理的——法则之线!它们构成了星辰的骨架,定义了引力的规则,主导着能量的流转!
虽然只是惊鸿一瞥,那景象便如同幻觉般消失,但他的元婴却仿佛被无形的刻刀划过,烙印下了一丝极其微弱的、关于“星辰秩序”的印记!
与此同时,他洞府上空,星塔内部的星空穹顶,无数星辰的光辉似乎受到了牵引,骤然明亮了数分,垂落下比平日更加浓郁的星辰精气,如同道道微缩的银河,导入陆沉的洞府,涌入他的体内!
这些星辰精气并未直接增加他的法力,而是如同最细腻的砂纸,开始反复冲刷、淬炼他的元婴!
这是一种被动的、由内而外引动的天地反馈!是触碰到了炼虚门坎的征兆——星辉淬婴!
陆沉的元婴在丹田中盘坐,宝相庄严,周身笼罩在璀灿的星辉之中,原本有些虚幻的身形,在星辉的淬炼下,开始变得更加凝实,眉眼更加清淅,甚至其内核处,那一点由自身神魂与法力凝聚的本源,也染上了一丝永恒的星辰意味。
这个过程持续了整整一夜。
当晨曦微露,星辉渐敛,陆沉缓缓睁开双眼。他的眼眸深处,仿佛有星河生灭,深邃无比。他感觉到自己的元婴强度提升了足足三成!神识范围与精度也有了显著增长。更重要的是,他对星辰之力的感知和操控,踏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。虽然还未真正引动法则之力加持己身,但已经能够模糊地感知到其存在,并与之创建一丝微弱的联系。
他知道,自己已经一只脚踏入了炼虚期的门坎。剩下的,便是水磨工夫,不断加深感悟,积累力量,等待那最终的蜕变,以及……应对炼虚天劫的洗礼。
结束短暂的闭关,陆沉走出静室。早已等侯在外的星珩长老感受到他身上那愈发深邃、隐隐与周围天地星辰共鸣的气息,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欣慰。
“看来,你已触及那道门坎了。”星珩长老抚须笑道,“比老夫预想的还要快上许多。”
“侥幸有所感悟。”陆沉谦逊道。
“感悟之事,何来侥幸。”星珩长老摆摆手,神色稍凝,“你闭关这些时日,外面可不太平静。大晋皇朝那边,虽无明面动作,但暗地里,一些隶属于皇朝的商会、情报组织,在天渊城的活动频繁了许多。而且,有迹象表明,皇甫极并未返回皇朝内核,而是停留在靠近我天渊城势力范围的‘望海州’。”
望海州,是大晋皇朝疆域内最靠近天渊城方向的一个大州。
陆沉目光微闪:“看来,这位七皇子,贼心不死。”
“不错。他似乎在召集人手,所图非小。你近期若需外出,务必万分小心。”星珩长老叮嘱道,“塔内虽能护你在天渊城无恙,但城外之事,鞭长莫及。”
“晚辈明白。”陆沉点头。他本就打算在冲击炼虚之前,解决一些潜在的麻烦,并将自身状态调整到最佳。皇甫极若自己送上门来,倒也省了他一番功夫。
只是,对方既然敢来,必然有所依仗。接下来的,恐怕不再是遗迹中的小打小闹,而是真正的生死搏杀。